三年来,股市融资高潮既是股市价值损失之因,也是需要增加巨额国债扩展投资之因。
国企借债也有偿还风险。只要不把产权落实到个人层面,无论叫什么,总是会被利用的,要么被部门控制、要么被经理人内部控制。
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经济改革,回到国进民退已经有年,各种经济问题层出不穷,以至于入世十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国际上遭遇质疑。地方负债积聚了那么多,中央政府急于化解。以后的走向就是越来越多在维权的基础上维稳,也即维权与维稳不再对立。而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形成一些基本的制度。而差的展望,则是特权阶层不愿意取消行政垄断等特权,从而导致国家与社会走向崩溃的边缘。
那么,2004年深圳最早提出了社会管理,到了去年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为防止项目有不实之处或者收益风险较大,政府还必须承诺一旦出现较大收益风险就将回购项目。二是探索中小企业融资的更多途径。
这五个方面,可以说是温州民间金融面临的最急迫的课题,如果能够顺利破局,对于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大有裨益。温州经济多年发展的事实也证明,温州今天民营经济的发展基本是没有任何特殊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取得的,我们相信,只要政策给温州一点点阳光,温州也能够让民间金融绽放出灿烂的光芒,方案给予温州的也许只是芝麻,但温州完全可以收获西瓜,为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市场化,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真正杀出一条血路。进入专题: 金融改革 民间借贷 。当前金融领域内迫切需要破题的改革话题可谓百废待兴,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无处不在的行政审批问题,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各种金融交易市场的合法化问题,以及利率市场化等,都迫在眉睫,没有时间拖延。
今天,温州再次启动金融改革试点,利用温州强大的民间资本的优势,在中国经济最为自由、民间资本最为活跃的地区,创建最为发达的民间金融,不仅有望解决温州民间资本乱流涌动的弊病,而且也为中国金融改革、为民间资本面临的各种困局找到一条出路。无论民间金融的合法化,还是民间资本进入国有金融机构,以及利率市场化,都已经具备了启动的条件。
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具备一定的承担改革风险的能力。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点的加速启动源于去年震惊全国的温州企业家跑路事件,跑路事件一方面将温州中小企业的真实困境显露无遗,另一方面,也将长期以来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野蛮生长的民间金融的真实生态暴露在国人面前。但是,就之前外界对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期待而言,远远超出了《总体方案》所确定的内容本身二是为民间投资设立金融机构松绑,提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而提出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更是有重大的制度突破和创新。
而且,在温州进行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试点,可以说是对温州民间金融多年发展最正面的回应。二是探索中小企业融资的更多途径。今天,温州再次启动金融改革试点,利用温州强大的民间资本的优势,在中国经济最为自由、民间资本最为活跃的地区,创建最为发达的民间金融,不仅有望解决温州民间资本乱流涌动的弊病,而且也为中国金融改革、为民间资本面临的各种困局找到一条出路。很难想象,在温州这么一个中小企业非常发达的地方,居然没有产生强大的民间金融的正规经营体系,这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都是难以理解的。
需要强调的是,包括民间金融在内的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就时机而言,现在无疑是最好的时间窗口。现在的形势是,金融业表面来看,风景这边独好,但因为改革的滞后,包括银行业在内的中国金融面临着极大的系统风险,金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多年来中国经济短板的事实。
三是提出要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有利于中国外汇储备藏汇于民政策的实施和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但是,就之前外界对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期待而言,远远超出了《总体方案》所确定的内容本身。
四是在机构创设层面探索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路径,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温州经济多年发展的事实也证明,温州今天民营经济的发展基本是没有任何特殊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取得的,我们相信,只要政策给温州一点点阳光,温州也能够让民间金融绽放出灿烂的光芒,方案给予温州的也许只是芝麻,但温州完全可以收获西瓜,为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市场化,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真正杀出一条血路。当前金融领域内迫切需要破题的改革话题可谓百废待兴,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无处不在的行政审批问题,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各种金融交易市场的合法化问题,以及利率市场化等,都迫在眉睫,没有时间拖延。温州改革不仅仅是为温州,更是为中国止步不前的金融体制寻找突破点。千万不能采取拖延和绥靖的政策,通过中国金融改革最好的时期,给中国经济埋下一颗随时可能爆发的地雷。在去年温总理考察温州之后,温州就提出设立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想,通过一系列特殊的政策,使温州成为中国民间金融率先合法化试点的金融特区,为民间金融走向阳光化迈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一步。
无论民间金融的合法化,还是民间资本进入国有金融机构,以及利率市场化,都已经具备了启动的条件。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批准实施《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国人异常关注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启动。
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点的加速启动源于去年震惊全国的温州企业家跑路事件,跑路事件一方面将温州中小企业的真实困境显露无遗,另一方面,也将长期以来在主流金融体系之外野蛮生长的民间金融的真实生态暴露在国人面前。一定要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在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方面有大的破局。
但遗憾的是,本次方案对于这些重大问题都未给予正式的回应,这是温州金融改革的最大缺憾。但这两大政策由于缺乏顶层和系统的设计,并没有引导温州民间金融的阳光化步伐,结果可谓乏善可陈。
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具备一定的承担改革风险的能力。毫无疑问,金融改革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启动,是温州经济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概言之,温州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正式将民间金融纳入主流的融资制度体系,提出要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民间金融的阳光化之路正式启动。基于此,会议确定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12项主要任务,基本围绕两大主题来设计:一是引导民间金融合法化、规范化。
五是提出要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此项政策有望在温州催生全国最大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的场所。进入专题: 金融改革 民间借贷 。
早在1987年,温州就被正式列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利率改革的试点城市,2002年又成为全国惟一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五个方面,可以说是温州民间金融面临的最急迫的课题,如果能够顺利破局,对于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大有裨益问题不在于中国是否需要更多的投资,而在于中国的吸收能力是否可以像过去10年那样容纳快速的投资增长。
事实上,如何实现增长率放缓而不导致硬着陆是中国政府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最近的高铁项目问题就是个例子。然而,投资增长率显得太高了。出于这样的考虑,投资率——在中国,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50%,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可以作为固定投资对经济所造成压力的指标。
此外,劳动成本的增加和人民币升值,也将不利于中国出口领域,造成今年GDP增速放缓。超过国家吸收能力的投资增长,会让投资的效益快速恶化,进而危害长期增长前景。
如此匆忙上马,灾难在所难免。不然,一个由政策引发的硬着陆就难以避免。
然而,调整投资结构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投资增长放缓,至少在过渡期内是如此,并因此拉低总体GDP的增长。相比之下,所有西方国家加起来,花了半个世纪才建造了6500公里高铁线路。